瞄准专业物流 破获虚开大案
在日常税务稽查中,令检查人员感到棘手的情况之一就是对企业实际货物流转环节的取证。由于种种原因,企业的货物流转资料在会计上反映不全或者被隐藏,甚至被销毁,这些都直接影响到税务稽查证据的充分性。要解决这个问题,有一个环节可以助检查人员一臂之力,那就是对企业货物流转必不可少的运输环节——外部专业物流公司的检查。
2006年~2007年,浙江省电脑配件CPU出口退税增长异常。2008年8月,浙江省杭州市国税局稽查局决定对杭州某CPU出口供货企业所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真实性及纳税义务履行情况实施税务检查。
按照常规,检查人员首先查看了该企业的账簿资料,寻找可疑之处。但是该企业的CPU增值税进、销项凭证和资金流转凭证都十分完整,业务部门电脑数据、仓库数据与财务部门的数据也很匹配,几乎找不出什么破绽。只是通过查阅申报资料发现,2006年1月~2008年7月间,该企业共向税务机关申报CPU销售数量87.5万片,不含税销售金额45205万元,销项税额7685万元。而其中销给外贸公司的有86.5万片,不含税销售金额44561万元,销项税额7570万元。从表面上看,这家供货企业的CPU几乎都是销售给出口企业的。接着,检查人员又想通过询问企业内部管理人员打开缺口,但没想到检查才进行2天,相关人员就不见了踪影,无法联系。检查人员再次把目光转向外调环节,向该企业的上家单位——位于杭州的CPU供应商取证,发现供货商的货物送达地有两处:一个是杭州电脑市场中的该企业仓库,另一个是该企业向杭州某物流公司租用的仓库。检查人员立即前往这两处仓库查看货物存放情况,但惊讶地发现两处仓库里均空无一物。至此,所有的线索似乎都断了线,取证工作一时陷入僵局。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在商讨案情时,有人提出:为什么不到物流公司去试试呢?现在,大多数经营单位已不再自己建立运输实体机构,而是将业务交予物流公司操作。专业物流公司要保持运输链接效率不断提高,势必要对流转资料进行精细化核算与保存。而这恰恰是一个极为有利的突破口。
检查人员立即来到与被查企业有业务往来的物流公司。果然,物流公司对客户的相关资料保存十分完整,何时收货、送往何处,均有明细记录。检查人员很快找到该企业委托物流公司发运CPU的资料。从这些资料上可以看到,该企业几年来直接在国内市场销售CPU配件达3万片,涉及金额1254万元,涉及成都、深圳、武汉、太原等各地电脑配件经销商48家,根本不是他们自己会计资料上所显示得那样,主要用于出口。为了进一步落实证据,检查组又不辞辛劳,奔赴该企业在北京、上海等地的CPU外埠供应商及相关物流公司取证。调查结果与在杭州取得的证据资料不谋而合。最终资料显示,该企业以账外形式直接在国内市场销售CPU金额5800万元,销售CPU数量11万片。由此,该企业涉嫌虚开以及销售不入账的犯罪事实逐渐浮出水面。
有了充足的证据,检查人员又再次对该企业的下家单位——杭州某外贸出口有限公司开展调查。从CPU的购入、验收、发货、报关及相关经手人等环节着手,步步落实、环环相扣、不留死角。在细致的调查核实和严密的逻辑论证面前,该外贸出口企业不得不承认,他们从该企业取得的CPU增值税专用发票均属虚开,按出口报关数收取手续费。2006年~2008年,该企业增值税专用发票票面上的CPU购买及相应的报关出口数均无实物流。
与此同时,检查人员又对该企业资金流开展调查,在银行调取该企业相关人员信用卡等银行资料。经统计,该企业账外销售收入达4000多万元,收入来源地分属国内20余个城市,涉及人员23人。这些收款资料形成的资金流与该企业在国内各地销售CPU的实物流构成了相互呼应的铁证。
最终,杭州市国税局稽查局确认了该企业涉嫌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涉嫌与外贸公司相勾结,组织实施出口骗税2010余万元。目前,此案已移送杭州市公安局处理。近日,杭州市公安局刑事调查后的起诉意见书确认,该企业实际组织实施出口骗税7800万元,已退税款6600万元。